放飞让孩子玩了一段时间手机我才明白马斯克为什么要说出这些警告……
时间:2024-03-18 21:0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有人认为,玩手机,尤其刷短视频、玩游戏等,容易让孩子沉迷低级快乐,影响专注力,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变“废”;

  也有人认为,信息时代,不能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而且越限制越诱惑,反而会加重孩子想玩手机的欲望。

  “我每天只玩两个小时,保证写完当天作业后才玩,时间到,就关掉,睡得早,不充钱还不沉迷……哈哈,妈妈,你不觉得挺押韵吗?”

  看着女儿欠扁的脸,我一遍遍暗示自己要做个慈母,最后和她达成了玩手机时间,玩手机内容等一系列不太平等条例的非友好协议。

  其实,熊孩子不知道的是,不用她说,我原本也打算假期让她玩手机放松下,毕竟太限制孩子也不好,不如信任她一些。而且,我也打算全程陪她,找到引导她不沉迷其中的方法。

  先是我们玩手机的时间都越来越晚,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要做个好榜样,只等她睡着后,才偷偷跑回自己卧室玩。

  我偷偷观察过,只要晚上玩手机睡得晚的时候,早上看她写作业,就很难专心,基本写一会儿就要跑去上个厕所,当然,上厕所那就得必须带个手机,腿不麻不出来。

  最让我生气的是,之前说每天只是晚上玩,可现在一到下午,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不出门,不出门了,就开始刷手机。

  说得一多,我的耐心也被耗光了,沟通变成了指责,尤其是看她糊弄着写完了作业,兴趣班也不去,瘫那里一脸呆滞地玩手机,更是火冒三丈。

  但远在深山的父亲,一通生病的电话唤醒了他,才把他拉回到了现实:“我的麦子熟了,我的梦该醒了。”

  于是,我先循循善诱,和女儿吃饭的时候,假装无意地透露自己工作艰辛,再把原因一点点引到当年学生时代玩游戏导致了没好好学习上。

  之前网上有个36岁的妈妈,为了不让儿子待家里打游戏,愤而带娃骑行700多公里,不仅陪伴足了,母子俩的健康也都有了。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在我以零花钱为威胁,命令女儿交出手机,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女儿看了我一眼,关上门,发了条信息:

  我一边心有余悸地感慨着:“这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大脑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神经不断被高强度刺激,还真是可怕!”

  就像我在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这个问题时,下意识会求助手机,而不是分析孩子表象问题背后真正存在的原因。

  包括在搜解决方法时,也会首选点开那些类似“一分钟教你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3句话让你的孩子不再碰手机”这种标题的内容。

  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我们在从事喜欢、有挑战、且擅长的事时,比如打球、舞蹈、乐器等,容易体验到全神贯注、忘我的心流状态。

  说白了,当期望大于欲望,又没有耐心做支撑,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被焦虑主宰,就会想要逃避。这个时候,自然会首选让自己大脑更轻松的即时快乐。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