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的日子。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实施的殖民统治给众多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也将本国国民拖入深渊。二战结束后,日本理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然而,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成为军事大国的迷梦,一方面竭力掩盖和美化侵略行为,突出其受害形象,另一方面一步步架空和平宪法,试图摆脱战后体制。日本的种种举动令国际社会担忧,值得高度警惕。
每年“8·15”和其他重要节点,总有一批日本右翼政客公然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日本政客参拜该神社遭到日本国内爱好和平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曾多次导致日本与近邻国家关系紧张。
图为2016年4月22日,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议员参拜靖国神社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今年,日本又接连曝出自卫队人员大规模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先是陆上自卫队幕僚副长小林弘树被曝带领数十名自卫队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随后,日本媒体又挖出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司令官今野泰树去年5月曾带领165名海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毕业生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其照片刊登在靖国神社内部刊物上并配文“正式参拜”。
公务人员参拜靖国神社涉嫌违反日本宪法所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日本防卫省内部有明确规定,禁止自卫队员作为部队或组织参拜神社等宗教设施。然而面对舆论质疑,陆上自卫队称参拜是请假进行的个人行为,并不违规,仅以参拜人员使用了公务车为由给予轻微处分;时任海上幕僚长酒井良则回应称相关事件属“个人参拜”,海上自卫队“不打算调查”。
分析人士指出,自卫队曝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且其领导层对此包庇纵容,表明靖国神社所代表的错误史观已深度渗透作为日本武装力量的自卫队,值得高度警惕。
此外,日本海上自卫队前海将(海上自卫队最高军衔)大塚海夫今年4月出任靖国神社第14代宫司。这是自卫队前将官首次出任这一职位,而二战期间靖国神社宫司由退役陆军大将铃木孝雄担任。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巧合”令人不安。
今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核通过令和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材《国史教科书》。该教科书大肆宣扬“皇国史观”,否认日本强征“慰安妇”的事实,这是其首次审核通过,意味着这一“有毒”教科书明年有可能进入中学课堂。
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设置“慰安所”及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并对此表示道歉和反省。但《国史教科书》公开唱反调,称“慰安妇”是“是拿报酬工作”,“日军没有强行抓走朝鲜女性”。
2015年6月9日,在日本东京,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左)发表讲话。当日,河野洋平和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对谈,重申承认殖民侵略历史事实、坚持和平宪法对日本的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样的教科书何以通过审核?日本“儿童与教科书全国网络21世纪”代表委员铃木敏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历史修正主义采取纵容态度,企图以颠倒黑白、美化历史的教科书扭转国民历史认知。其结果是误导了孩子们对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理解,助长了对中国和韩国的排外情绪。
坚持调查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告诉新华社记者,日本小学历史教科书涉及二战的部分,有关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以及东京遭空袭等受害内容多达十几页,而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描述几乎没有,更别提南京大屠杀了。
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建设“美丽国家”为幌子,日本试图洗白侵略历史污点的行径不断上演。时至今日,日本青少年对战争责任知之甚少,关于战争罪行的记忆正在快速消失……
近年来,日本利用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乌克兰危机等渲染紧张气氛、制造恐慌,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借机大幅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并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一再突破和平宪法限制。
日本先后打破多项军事禁忌,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原则。2022年12月,日本政府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将致力于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等政策主张。根据文件,日本计划在2023至2027财年将防卫费总额增至约43万亿日元,是此前5年的近1.6倍。
2023年3月28日,在日本东京,民众在参议院议员会馆前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参议院当天通过“军备扩张预算”案。新华社记者姜俏梅摄
今年3月,日本政府决定允许向第三国出口日本与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并进一步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实施方针,打开了向第三国出口武器的大门。
自2022年以来,日本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以及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结成“准同盟”关系。日本还加强与北约的勾结,图谋“引狼入室”,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4月访美期间,双方将防卫关系提升至前所未有水平。
日本上述种种举动有悖于其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理念,给东亚地区带来安全威胁。日本前外务省官员孙崎享指出,日本与亚洲邻国之间的纠纷本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但日本政府一味迎合美国要求,走上扩充军备的危险之路。日本现在应认真思考,究竟怎样的政策才能给日本带来真正的安全。
这些年来,在各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大学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普及,对促进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和点赞。
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气温每上升1℃,所选育的小麦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将下降8.7%。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熊伟建议,未来必须对现有育种策略进行调整,增加抗逆高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相关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85.3万辆,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74.2万辆的国内销量。
12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四川成都发布了我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以及双臂协作系统。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介绍,语义指令包括相对明确地将饮料和非饮料进行区分和分拣,也包括相对抽象地将圆柱体和长方体物体、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物品进行区分和分拣。
今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四川红原县全面投入使用。近年来,若尔盖站的发展建设,改善了我国高寒湿地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的面貌,增强了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可在比赛中达到人类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水平。研究人员说,机器人输掉了所有与高级选手的比赛,但赢得了所有与初级选手的比赛以及55%与中级选手的比赛。
一项破纪录的海底岩石钻探行动,让科学家对地幔有了更好的了解。通常只有岩浆会喷发到海底,但在一些区域,地幔岩石也会喷发到海底,并与海水相互作用,发生一种名为蛇纹石化的反应。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干预组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睡眠期间,一些休憩的大脑神经元不仅会重播过去,甚至还会演绎未来。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幸运的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这些单个神经元如何在休憩期间保持稳定的空间表征。
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热潮。2022年10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针对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