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疼了?最新消息传来欧盟恐对华做出初步妥协?局势变了
时间:2024-07-24 07:1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观察者网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近日报道,在欧盟27个成员国就是否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首轮“秘密投票”中,12国投赞成票,4国反对,11国弃权。大量弃权票反映许多成员国对是否真要落实对华关税感到犹豫。据悉,欧盟委员会要求27个成员国近日,以书面、不公开方式就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投票。路透社指出,此“咨询性投票”意在整合成员国意见,并没有约束力,但会影响欧委会最终决定。若欧委会继续调查后认为需要正式加征关税,将在成员国之间展开具约束力投票。

  具体来说:欧盟内部反对对华加征关税最激烈的是匈牙利,这个与我国保持长期友好国家从一开始就反对,每次都冲在最前端。投下弃权票的三个国家德国,瑞典芬兰。德国主张先和中国谈判,寻求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和德国意见相似,瑞典也认为和中国对话非常重要。而芬兰认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不符合每个欧盟成员国的利益。鉴于支持对华加征关税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总人口占据欧盟40%,只要超过35%支持,就能通过,所以如果到最终投票环节,大概率这项新规能通过。

  在这之前,匈牙利就有和欧盟很多成员国提出过自己的想法,奈何欧盟很多成员国听不进去,直到中国三波反制直戳这些国家的痛点,才让这些国家后悔莫及,如果早些做出决定的话,它们的猪肉及猪副产品,以及其他领域的产品,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了,偏偏要走歪路,最后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才知道改过自新!德国在这方面其实也吃了苦头,所以这一次直接选择了弃权。

  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一旦落实通过,中国出口欧洲电动车必然大大受到影响,中企利益严重受损。中国业界早就提出要对等对欧盟大排量油车加征关税建议,8月底前将公布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随着中欧贸易摩擦加剧,中国有足够反制手段,届时欧盟妥协可能性很大,而这却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近日,欧盟投票结果出来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就表示,将在8月关于互联网汽车的拟议管理规则,显然美国是真的急了,为了遏制中国电动车企业,美国再次下场。

  最近,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在参加一场论坛时,表示计划在今年8月份发布关于互联网汽车的拟议管理规定,针对中国以及其他被美国视作竞争对手国家汽车软件实施限制。艾伦给出理由,依旧是老生常谈为了美国安全,艾伦表示关键组件必须在美国或者盟友那里生产。无论拿出多么危言耸听的理由,都无法改变美国借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汽车行业事实。无论美国还是欧盟,都应明白,合作共赢才是对国家发展最有利方案,所有针对中国不公平政策,最后都由本国人民买单。

  欧盟内部对加征关税存在严重分歧,但不得不说,欧盟做法比美国柔和得多。欧盟似乎更倾向在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护自由贸易间寻找平衡点。这种态度,或许更符合当前全球经济实际情况。中国不仅是欧盟重要出口市场,也是许多欧洲汽车品牌重要生产基地。一旦贸易战全面爆发,欧盟损失比想象中大得多。美欧国家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欧盟不一定会亦步亦趋跟随美国政策。这一点从欧盟内部分歧可以看出。欧洲国家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简单追随美国步伐。

  若是中国的电动汽车能在欧盟国家得到出口,对于我国来说将是飞跃的经济进步,对于欧盟国家来说,带动相关经济产业链,推动当地和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见得中国如此飞跃发展,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电动车出口对于美国本国是有较大影响,美国对中国加征百分之百关税,相当于中国汽车到美国之后,价格翻倍卖,翻倍价格很难卖得动,当然这只是拜登假象,在中国出口百万辆电动汽车中出口美国仅仅只占1.25万,所以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影响,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对于欧盟国家而言,加税可能是一种短期内维护自身产业利益有效手段,为个人汽车制造商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和时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欧盟加税无疑是出口关卡难题。出口欧盟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在欧盟市场出售价格。加税打乱中国汽车企业在欧盟市场战略布局,一些已规划好的投资和合作项目会被迫停止或者加以调整。当然,欧盟加税举措对中欧之间经济关系也产生不容忽视影响,这种做法容易引起中国和欧盟国家间的贸易摩擦,甚至导致双方互信受损。

  中欧贸易摩擦升级,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如果中欧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更大范围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干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仅不利于中欧两国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如何管控和化解中欧贸易摩擦,已成为摆在双方面前一个紧迫课题,不仅需要中欧双方以务实态度,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开放与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