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过年了,这可让一众网友们兴奋不已,毕竟每年的这个时间段,都是人们一整年当中最期待的日子。
除了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人们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能否燃放烟花爆竹了,毕竟每年的烟花是“禁”呢还是“放”呢都会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终于呢多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全面禁燃”的规定做出了“松绑”调整,陆续发布了有序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
2017年10月,河南省按照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域退出了烟花爆竹生产领域。2018年9月,河南省要求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2020年1月,河南省要求全域禁燃禁放烟花爆竹。2021年7月,新修订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
但在2023年春节前,省政府下发文件,要求设区的市政府按照“限定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品种”原则,根据实际决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区域和品种。
2025年春节期间,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济源、9地实施“限放”政策。
其中,郑州市烟花爆竹零售店(点)许可时间为2025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二)至2月12日(正月十五),限定了多个燃放时间段,且重污染天气期间禁止燃放。
洛阳市禁放区域外也规定了具体的燃放时间,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和规定以外的时间,全域全时段禁止燃放。
濮阳市可燃放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小年)全天等,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和规定时间以外禁止燃放。
而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9地实施“禁放”政策,全年全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此政策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支持限放的人认为,限放政策既保留了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质量。
近年来,出于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多地实施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人感觉和前几年相比,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过去春节期间,从除夕到元宵,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和乡村都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如今没有了烟花爆竹的声音,春节显得格外安静,那种热闹的节日氛围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一些与烟花爆竹相关的传统习俗也逐渐被淡化。比如,过去人们会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燃放烟花爆竹,以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现在这种习俗难以延续,人们对春节的传统仪式感也随之减弱。
再加上烟花爆竹的燃放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一家人一起放烟花、看烟花,充满了欢乐和温馨。现在不能燃放烟花爆竹,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感也减少了。
但说实话,此次举措要比几年前好的太多,早在之前可没有限放这一说,全国上下都是禁止的,现在某些地区开放了,也让当地居民松了一口气。
而对于禁放城市的居民来说,部分人表示理解政府的决策,认为安全和环保更为重要,但也有一些人感到遗憾,觉得少了些过年的氛围,而且都是相同省份的,有些能放有些不能放,这种行为难免会让禁止燃放的地区人们眼红。
有些禁放地区的网友们看到此政策后,还想着拿着自己的炮去能放的城市放,真是卡bug了,还有的人表示,有些县城不让放,但是村里挨家挨户的还是会放,根本管不住。
除了河南以外,广西,辽宁,河北等地区也颁布了类似政策,有的省份限制地区燃放,还有的限制时间段燃放。
这些政策既考虑到了市民们享受节日氛围的需求,又兼顾了日常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精准的时间限定,实现多方面的平衡发展。
根据所在地具体公告为准,比如说文化古迹附近不能放,住院部,敬老院附近不能放,森林公园附近不能放还有输变电,燃气,燃油等能源设施安全区域内不能放等等。
咱就是说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八百多个城市不能放烟花,到如今的逐步放开,由“禁止”变成“限区”,既保留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又考虑到了环保和公共安全的问题,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了一个精准的平衡点,实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样的决定怎能不让人拍手叫好呢?
都说烟花是春节的“调味剂”,没有他春节就少了一份热闹和喜庆,现在好了,在众多网友的声声哀求下,春节的“调味剂”又回来了,春节又可以“有滋有味”了。
说到底,这“9禁9限放”的政策,都是各地权衡再三的结果。禁放的地儿呢,大伙虽然眼馋能放烟花那热热闹闹的劲儿,但也明白这是为了咱的蓝天白云、安全安稳。
限放的区域可得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按规矩放,别添乱。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欢欢喜喜过大年,不管放不放烟花,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那才是咱老百姓心里最盼的年味儿!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