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为官原则“民不告官不究”
时间:2024-12-31 19:5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为什么要执行民不告官不究?因为官有权力,同时因为有很多官。官有权力的根源,来源于他需要力量来解决民众的问题。现实里,当很多官主动用很多权力的时候,因为每个官的素质理解思想等不一样,想要完全执行国家法令和意志是不可能的,必然会主动或者被动出现乱法的情况。

  任何一个乱法就意味着民众利益受到了伤害,而受到伤害的民众基本没有能力分辨,这是国家意志,还是官员个人意志。很多情况是,官员个人意志掺杂进了国家意志里面。这时候民众就会误以为官员对他执行的法令就是国家意志,而此时并不是真正的国家意志。这些错误积累多了,民众就不会再信任国家意志,不会信任国家是为民众服务的。

  失去民众信任的国家是没有任何力量的,他之所以存在,是依靠惯性和暴力存在的,而暴力用得越多,民众信任失去的越快越多。这样的国家要么内部自己毁掉,要么外部被其他国家占领,我们晚清民国史就是其中典型例子。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必须执行“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在不能正确执行国家意志的情况下,不为比乱为好得多得多。

  为了避免乱为,官员的数量必须尽可能的缩减,而不是扩大。任何一个国家,不停地扩展官员的数量,就可以反向判断这个国家出问题了,甚至大问题。

  仔细分析一下现实的矛盾,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民众之间的矛盾,而是民众矛盾被错误解决后,官员本身执法乱法造成的。

  官员的责任是什么呢?所有官员的主要责任不是对民众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是用自己的才能通过现实,通过各种事情找到各种规律,然后制定符合规律的国家法令,这才是所有官员最大的职责。

  官之所以为官,是因为他比普通民众更知道如何找到这些规律并制定国家规则。否则,官,人人可做。人人可做的官,要么这个官没有任何价值,要么国家必乱。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国家法令规则制定得好,符合民众利益和现实规律,事情会很少,这时候只需要很少的官员就可以实现国泰民安。

  举个例子,交通。交通是干啥?满足人的通行需求,而每一条路,有多少车辆,每个时间段通行量多少,有多少人需求,这些是可以统计和计算的。我们通过这些很容易找到通性的规律,然后加上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此道路多宽,行人,桥车,摩托车多宽比例如何就已经确定了。

  路正确的解决了,就是交通规则问题。交通规则同样如此,车辆,数量,规则,破坏力,能不能计算?能,找到规律制定好交通规则就行了。比如不戴头盔,只需要确认规则就好,比如在同样判罚下不戴头盔要增加10%的交通责任。车速同样不需要查,只需要规定所有车辆配有记录仪就行了。在规定车速内按交规判罚,每超速10%,责任多承担30%,处罚增加3倍等等。

  规则制定好了以后,交通警察不需要任何主动扰乱行人的作为。交通警察只需要接到民告,然后依法解决就可以了。除此以外,任何时候不得扰乱民众出行。

  国家不是保姆。不需要为保障某个人,动用国家资源,而且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某个人的利益,而伤害了多数人的利益。国家不是为某个个人服务的,他是通过维护或者惩罚所有人共同的行为来实现多数人利益的。

  这个时候国家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让民众明确知道国家法令是什么,违反会有什么后果。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保姆的责任。

  做到这个程度的国家,想不强大是不可能的,外敌敢入侵是不可能的,民众和国家不平安幸福和谐是不可能的。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对中国和西方而言,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美国沉浸在刚刚过完圣诞节的喜悦氛围中。

  英雄机长刘传健就韩国客机事故发声:作为飞行员严格训练必不可少!韩官员:或因时间不够无法提前部署消防队

  12月29日,《中国机长》原型英雄机长刘传健就韩国客机失事发声:今天对航空业来说,是不太幸运的一天。作为一名飞行员,严格的训练必不可少啊,扎实的基本功,关键时刻的冷静和果断是熟练运用丰富知识的结果。虽然你可能训练过很多的特情,但每一次特情来临的时候,都和训练有太多的不同。

  近日,波司登一款700多元的羽绒裤因充绒量仅3克引发消费者质疑。消费者认为其价格与实际保暖性能不符,并指出,这款羽绒裤的充绒量极低,大部分区域几乎无填充物,仅在大腿根部有一小块绒,甚至被形容为“一层皮的滑雪裤”。

  浙江大健康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头顶堪比“大庆油田” 不洗头,都无法出门见人······但是,洗头太频繁会脱发吗?洗完头发是直接吹干还是自然风干?这“头”等大事里面还是有点“学问”的,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今天一起来看!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2月30日,有网友吐槽广州花地湾地铁站新装修的进出站口外观像棺材,引发关注。当日,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尚未装修完成,设计灵感来源于木棉花花瓣。

  因为对自己和外界很多看不懂想不通,所以努力的学习和探索求解,视频和文章内容就是当时探索的个人认知分享给有类似问题的参考一下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