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高瓴创投,璞跃中国、交大菡源基金等为跟投方。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商业拓展及人才招募,加速公司的成长步伐。千觉
公开资料显示,千觉机器人创始人马道林。2021年,马道林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担任长聘教轨副教授,并创建了操作感知与智能实验室。
在触觉感知领域的研究中,马道林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依靠触觉和接触来构建空间感知”的机器人精细化操作新路径。2021年,他的研究成果《基于分布式触觉测量和相对运动跟踪的外部接触感知》在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ICRA中获得了大会最高荣誉,斩获2021ICRA最佳会议论文奖。
今年9月,高瓴创投出手人形机器人公司星海图科技,与高瓴创投一同出资的还有米哈游和无锡创投集团。此轮融资将助力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月,高瓴创投还出手了富兴机电,其产品是一家面向全球制造和生产伺服电机及相关的驱动器的“小巨人”企业,在具身智能产业链中,伺服主要与精准控制运动、多自由度关节运动、力反馈与安全性、高效能量传输等环节紧密相关。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具身智能融资事件超50起。如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有鹿机器人、跨维智能、斯帝尔、逐际动力、钛虎机器人等纷纷在今年获得融资。
某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表示,具身智能受到关注的根源在于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以往的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需要人类工程师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简单化、程序化的步骤,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这些步骤需要详细规划,以确保机器人能够逐步完成整个任务。
具身智能领域还受到了政策的持续关注。9月,浙江印发《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通知;10月,上海浦东新区印发《浦东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今年上半年,江苏发布《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到2027年,江苏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常州市已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近日,由润和股份联合常州人才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科教城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等拟将共同投资设立元石(常州)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元石创投基金”)。
元石创投基金规模3亿元,拟将投资于新一代,即技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术、轨道交通、机器人以及工业软件等垂直领域的未上市企业。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