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投产
时间:2025-01-24 15:0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国家电网公司12月27日发布,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该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

  该工程途经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内江市、资阳市和重庆潼南区、铜梁区等8个地市,新建1000千伏线公里。工程在四川、重庆两地新建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铜梁4座1000千伏变电站,变电总容量2400万千伏安。工程投运后,我国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最大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

  该工程是保障西南地区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部署。“十四五”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推进,川渝两地用电需求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四川、重庆最大用电负荷将分别达到约7500万千瓦、3100万千瓦,分别比2020年增长48.0%和38.0%。川渝特高压连接四川、重庆电源和负荷中心,实现了四川、重庆十余年的特高压交流联网构想,将提升四川水电通道送出能力480万千瓦,提升川渝断面输电能力最大400万千瓦,提升重庆市电力保障水平,推动用能结构优化。该工程可提高川渝电网跨省跨区互联互济能力,有效增强西南电网系统稳定性、运行可靠性和资源配置能力,有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电力保障能力。

  该工程是推动构建西南地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实践。四川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超1.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1700万千瓦。预计2025年,四川新能源装机将达到3200万千瓦。作为服务川西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绿能载体,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后,我国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可将川西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清洁电能更大规模地输送至重庆、成都等负荷中心,满足川西等地清洁能源的多元开发和送出需要,有效承接来自西北、西藏等地的电能,进一步推动多能互补,构建西南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西南立体枢纽大电网,实现清洁能源更高质量就地消纳和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该工程是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海拔特高压建设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举措。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建设面临了技术“创新区”、施工“无人区”和地域“空白区”的全新挑战。与已建同类工程相比,我国1000千伏变电站最高海拔从1300米跃升至3450米,线米,海拔升高,空气间隙加大,设备和杆塔尺寸增大,同时甘孜站地震烈度8度,高海拔与高抗震难度迭加,进一步加大设备的研制难度。设计科研团队针对高海拔、重覆冰特点,先后开展145类科研和工程验证试验,世界上首次攻克了空气间隙、外绝缘、电磁环境等高海拔特高压关键技术,首次研制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压交流设备,为后续高海拔和重冰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工程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同时,有力带动了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显着提升,“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