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逼仄的生活节奏致使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用看一场演唱会的方式解压,演出市场也因此愈发红火。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5月1-5日期间,全国各地营业性演出超过百场,仅演唱会的场次就达到了50多场。凤凰传奇、陈奕迅、华晨宇、李荣浩、时代少年团等众多歌手都不约而同选择在这个“五一”开唱。
但抢票、代拍、二开等关键词频繁登上热搜,抢票难、柱子票、临时取消等问题却成为了演出市场长久以来的“病灶”。
一边是年轻人前赴后继地奔向演唱会现场,一边是复苏的演出市场拖着病体在帮助年轻人短暂地逃离现实,演唱会的爱与痛都开始被赋予金钱之外的其他价值。
“五一”的最后两天,凤凰传奇在北京鸟巢连开了两场万人演唱会,一票难求、座无虚席。而距离他们的上一场演唱会,已经过去了8年。8年里,凤凰传奇的受众完成了从广场舞大妈到蹦迪青年的转换。
转换的成果最先体现在2023年7月的赤峰音乐节上。一场音乐节,缠绵的民谣、狂放的摇滚和躁动的说唱都会有不同乐迷偏爱,大家各随其好。然而在赤峰音乐节,曾经以广场舞和彩铃两大标签闻名的凤凰传奇却意外得到了最多的欢呼,几乎在场所有人都能跟上凤凰传奇的伴奏,嚎几嗓子他们的代表作。
唱到《奢香夫人》的时候,现场响起震耳欲聋的“乌蒙山连着山外山”;唱到《全是爱》的时候,现场甚至自动开启了男女对唱。这些现场视频在抖音进一步发酵,网友纷纷留言:“这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livehouse”、“万人血书凤凰传奇开个唱”。也就是在赤峰音乐节之后,凤凰传奇的演唱会时隔8年,终于被提上日程。
凤凰传奇的演唱会上,主角也不是台上的凤凰传奇,而是台下的众多年轻人。就像伍佰在演唱会上,放下吉他、放下麦克风,手朝天一指,给大家起个头便可以闲庭信步地在舞台随意溜达,听台下的观众给自己唱歌。凤凰传奇也是如此,玲花和曾毅连头都不用起,观众就能自发地完成一首首歌曲的演唱。
这两天,鸟巢内人声鼎沸,鸟巢外也被围堵得水泄不通。没能抢到票的观众自发在场外合唱,抢到票的观众提前半个月背歌词,打印好歌词本带去现场。凤凰传奇在常州站演唱《山河图》的时候,因为这首歌rap居多导致现场没有观众跟得上合唱,于是北京站的观众苦练《山河图》,想要一雪前耻。
如今,凤凰传奇的演唱会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唱会,而是无数年轻人蹦迪、唱K和释放自我的乌托邦,大家可以在这里肆无忌惮地吼叫,也可以随着歌声一遍遍泪流。无论凤凰传奇还是伍佰,这些被年轻人选中的歌手正在完成演唱会的另一种形态。
唱红了《遗憾》《阳光总在风雨后》《城里的月光》等歌曲的许美静,4月在南京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唱会,互动时长竟然高达一个小时,许美静在开场唱了5首冷门歌曲后,剩余经典曲目也多由乐队成员演唱。现场观众对此极为不满,直接当着许美静的面高喊:“退票、换人。”
同样是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有过金曲代表作,观众却难以接受许美静的“偷懒”。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许美静错误地估计了观众的期待,将演唱会和见面会的概念混淆了,以为观众只要来到演唱会现场就会满足。或者说,演唱会的全场大合唱应该由观众主导,歌手可以被迫闭麦但不能主动不唱。
哪怕是周杰伦、五月天、罗大佑这样的天王级歌手,想要做下一个伍佰或凤凰传奇也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不但要有传唱度高的金曲,还要能将大合唱作为演唱会的卖点,年轻人才会趋之若鹜地去往他们的演唱会现场打卡,让演唱会的情绪价值进一步高于视听价值。
而对于更多观众来说,大合唱只是观众留下珍贵回忆的途径之一,其余任何有意义的演唱会设计都有相同的作用。
例如,华晨宇今年“五一”在烟台举办的“日出场”演唱会,定于凌晨三点开唱。现场观众可以一边欣赏华晨宇的演出,一边见证初生的太阳从海面上跃出。除此之外,“日出场”演唱会延续了华晨宇独创的户外乐园模式,只售卖站票,这就意味着观众要一直从凌晨站到天明。
不喜欢华晨宇的人指责这样的演唱会是在搞噱头、哗众取宠、“虐待”观众,但华晨宇的粉丝认为这样的演唱会独特、浪漫且真挚,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同一场演唱会能带给路人、路好和粉丝截然不同的观感,演唱会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些不同观感的映衬下变得与众不同。
想亲身体验全场大合唱的人,可以选择凤凰传奇的演唱会;想安静听完高质量歌曲的人,可以选择陈奕迅的演唱会;想感受粉丝的热爱与疯狂的人,可以选择华晨宇的演唱会;想“爷青回”的90后,可以选择周杰伦、陶喆、潘玮柏的演唱会。
檀健次、罗云熙、张云雷等跨界歌手陆续传出举办演唱会的消息,也是在针对部分粉丝群体喜好作出合理规划。“形式大于演唱”不是演出市场的贬义词,台上歌手唱得好与不好,已经不是衡量演唱会值与不值的唯一标准,只要能留给观众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么就不算辜负演唱会的初衷和使命。
在年轻人眼中,演唱会更像一台巨大的造梦机器。从进场的那一刻起,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梦境就做好了整装待发的准备。歌手带领观众一起远离真实的世界,通往乌托邦,赴青春的约。
张信哲在《爱就一个字》里唱到,“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曾经,这是许多人看演唱会的真实写照,不远万里只为了听一场心仪的演唱会。但现在,演唱会和文旅的捆绑越来越深,观众既翻山越岭也有心看风景。
各地方政府在2023年发布的官方统计结果显示:TFBOYS西安站“十周年演唱会”演出前后,西安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直接带动4.16亿旅游收入;周杰伦海口站“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吸引15.46万人次游客入场,旅游收入达到9.76亿元,甚至高出当地“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
同时,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1.9万场,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同比增长77.88%。
而在今年“五一”期间,北上广深、南京、重庆、青岛等多个城市和地区都做到了线下演出的无缝衔接,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的举办接连带动交通出行以及场馆周边食宿、商超等文旅消费业态的收入上行。“拖着行李箱,追一场演唱会,游一座城”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潮流,将演唱会比喻为旅游途中的点缀似乎也不为过。
外地游客拉着拉杆箱,一下高铁便直奔当地的体育馆,他们在演唱会场馆外组团跟唱,随处支个摊便是歌迷聚集地,场内热火朝天而场外也同样人山人海。在假期去到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有自己的追星的仪式感,规划路线、相伴而行、精心打扮、盛装出席,“奔赴”的意义早已大过演唱会本身。
尽管,演出市场的乱象还没有停止,凤凰传奇常州站演唱会售卖“柱子票”、时代少年团看台票定价1680、元气森林音乐节取消6小时后又举办、泡泡岛音乐节超售乐迷大巴票......观众对演唱会的热情却从未因为这些问题事件而褪去。
从抢到门票开始,那颗冲到现场的心就在一分一秒里变得炙热,演唱会提供的情绪价值无时无刻不让人暂别身心的疲倦和乏力。
在演出市场的“五一档”里,大家尝到了生活的附加滋味,找到了假期的另一种注解。演唱会不再只是歌手和歌迷之间的双向约定,更是音乐、情感与爱的交汇点,年轻人推崇的精神图腾。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