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岛一起定格那海那山那飞翔的梦想
时间:2024-07-18 14:4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新年伊始,习主席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东海一隅的小岛上,东海舰队某观通站,官兵们在手机上看到这句话,内心分外温暖。

  过去的一年,他们奋斗的足迹有深有浅,守望过清冷的寒月也沐浴过热烈的暖阳,经历过风雨也看见过彩虹。他们的行动关乎梦想,这些梦想里,有小家也有大家,有对岁月静好的向往,更有对奋斗人生的渴盼……

  太多梦想朴素而线多年与雷达朝夕相伴,老兵何春林的梦想太过平凡:“只想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每次完成维修保障任务,他总要长舒一口气。老兵说,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只希望成为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但正是何春林这样平凡的老兵,用平凡的坚守,换来了雷达装备日夜不停转,换来了祖国海天的安宁。

  每个梦想都离不开平凡的奋斗,离不开时代的助推。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变迁,梦想也许会随之发生改变,但那些凝结着奋斗的闪光、托举着时代前行的梦想,会在时光的洪流中,久久存续。

  新的一年,在这座海岛上,军人的梦想与时代的大潮交织,一齐奔向更广阔的海洋,激荡起更大的浪花。每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都会被记忆定格成一帧画面,让我们走进这座海岛,捕捉那些珍贵的瞬间。

  这一天,夫妻俩与驻守海岛的另外29对新人一起,接受战友的祝福,并作为新人代表分享属于他们的“海岛军恋”故事。

  洪子芸是某地一所三甲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得知她要上岛探亲,科室同事主动提议,为她调整6天的假期。再三谢过同事,激动不已的她下了夜班就打车直奔机场,乘坐凌晨航班飞到舟山,准备换乘翌日最早的航船进岛。

  第二天海况不佳,航船无法出航,她只能等一天;谁知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风浪如故,洪子芸那颗等待的心再也难以保持平静……

  举办这场海岛婚礼,陈欣胜是“倡议人”。在这个观通站,军人家庭大都聚少离多,给妻子一个浪漫婚礼,是许多守岛老兵的心愿。这个建议得到上级机关的支持,并将举行集体婚礼的时间定在新年伊始。

  妻子假期有限,陈欣胜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还要故作镇定在电话中安慰妻子:“再等一天,就别再等了。”她却十分坚持:“等到假期最后一天,就算见不了面也很满足了。”

  假期的第四天,洪子芸如愿登上海岛。参加完海岛婚礼,两人朝夕相处的时间还不到两天了。假期的第六天,她登上返程的航船,分别前,陈欣胜到码头送行,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愧疚。

  洪子芸对他而言,既是爱人亦是“战友”。洪子芸在医院的工作忙碌、繁重,夫妻俩不能朝夕相伴,却一直相互扶持。相比于爱人,洪子芸面对分别更加坦然和勇敢,她时常在电话中劝慰丈夫,为他守岛加油鼓劲。

  一次,陈欣胜休假回家,洪子芸到车站接他。地铁上,夫妻俩偎依而坐,一时竟忘记了时间,坐过了站。每次洪子芸下夜班,陈欣胜只要有时间,都会和路上的她通电话,在遥远的海岛“守护”着妻子回家……

  寒往暑来,这对异地夫妻,因为一份理解,始终伉俪情深。陈欣胜一直有个遗憾:两人登记结婚以来,他没能给妻子一个婚礼。这次海岛相聚,让这个遗憾得到弥补,也让夫妻俩得偿所愿。

  快门闪烁,定格下幸福的瞬间。这一刻,是他和她曾憧憬过无数次的画面;这一刻,手相牵心相连,梦想照进现实。

  去年,两家人择好了日子,准备举办婚礼。休假前,站里接到了上级比武的通知,作为“种子选手”,张有林其实一直渴望出战,但想起对妻子的承诺,只能忍痛选择放弃。

  张有林将此事告诉了妻子,本意是让她安心在家等他。结果第二天,他接到了妻子的来电:“我跟爸妈都说好了,良辰吉日多的是,你安心去比武,给我拿个好成绩回来,就当是送我的礼物。”

  他找了一间空房当训练室,屋里没有窗户和空调,连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每次训练完,衣服也湿透了。那段时间,他与外界切断了联系,练完“手上功夫”就换成理论知识,如此反复,就连梦里都“飘荡”着一张张海图。

  比武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看到自己的名字高居榜首。张有林立刻给妻子发去视频:“第一!老婆,我是第一!”两人激动地隔着手机蹦蹦跳跳。梦想的花蕊在那一刻怒放,这枚军功章,属于他和她。

  中士唐璜作为一名单身青年,去年立志要找一个理解他的女朋友。收假前夜,他与她在烧烤店里聊了3个小时,她轻轻一句“我懂你”,让这个憨憨的小伙实现了爱情梦想。

  当她和他一起坐在食堂吃烤鱼,同桌的小战士主动拨出一大块鱼肉,热情地说:“嫂子,这块肉嫩没刺。”隔着热气腾腾的蒸气,看着一双双友善的目光,她在这里找到了“家的味道”——原来梦想成真,滋味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海、一圈又一圈的雷达扫描线,大学生士兵任崇飞初上海岛,他的青春将与这座面积不足4平方千米的海岛相连。大学学习绘画专业的他觉得,生活就像黑白素描画一样单调无趣。他渴望寻求一个答案,一个关于梦想的答案。

  一天闲暇时,任崇飞用纸笔涂抹的画作,被指导员看见。指导员惊喜地问他愿不愿意为连队建设作点贡献。

  任崇飞跟着指导员一起,绕着连队走了一圈,指导员指了指营区空白的水泥墙说:“咱连的‘装修’任务就交给你了。”

  任崇飞的第一幅“营院画”,在训练场旁边的墙壁上创作完成。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图案作参考,“中规中矩”画了一群正在奔跑的水兵。

  “太棒了!” 战友们的肯定涌入耳畔,任崇飞握紧的双手逐渐放松,脸上渐渐浮现笑容。之后,任崇飞开始利用休息时间作画,为单调的营区环境添上一抹抹色彩。

  一次,任崇飞站在营房高处向下俯瞰,只见国旗台旁环绕着一圈白墙,他突然有一个想法——用自己擅长的画笔,把海岛的美景、官兵的坚守定格在这圈白墙上,创作一幅“营院组画”。

  去年底,任崇飞完成了创作。那天升旗,他的画作映衬着蓝色的海,一同接受官兵的军礼致敬。想到此后每一天,这幅画作将陪着战友们,一起集合点名、一起沐浴朝阳,他就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那天,一级军士长陈新官递给任崇飞一张照片,那是他悄悄拍下任崇飞面对大海作画时的一个背影。“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班长的一句话,让任崇飞找到了坚持的意义。

  任崇飞将这幅照片夹在了笔记本的扉页中,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他觉得,梦想的拼图,就藏在一幅幅画中;追逐梦想的过程,就是他创作的过程,也是他将热爱与忠诚融入守望海岛的过程。

  陈新官是这个观通站最年长的老兵,这位服役满30年的班长,在任崇飞这个00后新兵眼中,是一位真正的“兵王”。

  一次值班,海上雾大,任崇飞和另一位战友发现一个目标,一时难以判别。这时,陈新官被请来帮助研判。他先是认真观察回波信号,随后细心观察图片,迅速做出了准确判断,这让任崇飞更加深了对他的敬重。

  “一个老兵就是一个宝藏。”指导员在党课上鼓励全连,在业务深钻上要向老兵学习,练就老兵一样的“火眼金睛”。

  前不久,陈新官即将退休,雷达分队围绕“送老班长什么退休礼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大家合计着,由任崇飞主笔为班长画一幅画。

  那幅画,最终由陈新官的“徒弟”们共同完成。任崇飞画完线条,战友你一笔、我一笔填上颜料,并在画的背后认真签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当他们把这份惊喜拿到“师傅”面前,陈新官先是开心一笑,随后泪水模糊了双眼……

  陈新官也拿出了他准备好的礼物——他把这么多年用双眼看来的经验变成了一本本手册,留下了近30年积累的经验。离岛的行李箱沉甸甸的,里面装着他守岛的过往、火热的青春和满腔深情。

  望着面前这群年轻战士双手接过手册时坚定的眼眸,陈新官突然觉得他的梦想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兵离开了,但是山海的故事会由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水兵续写下去,他的梦想在这一刻完成了闭环。

  一级军士长、雷达技师何春林喜欢海岛的晚霞。当霞光倾泻在雷达球上,在何春林心中,那是最让人安心的时刻。

  去年,站里列装新装备,雷达防风罩一时半会儿无法安装到位。当时恰逢台风多发,何春林总是睡不好觉,翻来覆去担心装备,风稍微小一点,他就要跑去阵地检查。

  20多年与雷达朝夕相伴,何春林很少睡踏实过。在他眼里,装备就像亲密战友。装备出现故障,等厂家来更换备件需要好长时间,何春林直接动手,打磨了一个备件换上。

  何春林想到以前,那时岛上条件不好,雨季屋里漏水、家电坏了,都是他带头修理,也因此练得一手好手艺。

  一次,他在岛上遛弯,路上的测速仪坏了,工人们正在维修。何春林也加入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症结。渐渐地,何春林被冠以“维修大拿”的称呼。

  近年来,海岛接通了自来水,官兵搬进了新营房,新型热水器实现了全天热水供应,大家在训练运动后,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上热水澡了,掐着秒表洗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守防环境也越来越好,阵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值班室。

  前阵子,值班室面临整修,需要挪到一个简陋的地方值班。站长给大家排班,安排到最后,多出两个值班班次,这意味着,这两个班次的官兵要比其他人多值两天班。

  去年初,旅里选调骨干去另一个条件更加艰苦的高山海岛任职。中士路海木毫不犹豫地报名:“我参与任务相对少一点,只要能磨砺本领,再艰苦的环境也要去。”

  一纸调令,他来到了另一个海岛观通站担任班长。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主动报名参加比武竞赛,备赛期间每天训练到半夜,最终取得了本专业全旅第一名的好成绩。

  梦想的引领,让海岛上的一名名官兵拔节成长。去年,该站被上级评为“四铁”先进单位,训练成绩在旅队名列前茅,有2名同志在本专业取得全旅第一的佳绩。

  “张钰入党了、李剑成功瘦身30斤、洪江旭三公里这个‘老大难’终于跑赢了……”谈起站里每名同志的梦想与成长,指导员如数家珍。

  “指导员,你的梦想是什么?不会是让咱们站越来越好吧?”面对记者的提问,指导员笑着说:“说对了!就是让这个‘家’越来越好,这也是一代代守岛兵的梦想。”

  在这座海岛,在新年来临之际,这群可爱的观通兵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阐释了一种追梦的姿态——梦想或许很大,但迈出的第一步总是小的;梦想或许很远,但步步向前终能抵达。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

  如果你还徘徊在专业选择的边缘,不知该“选择”或“逃离”哪些专业,不妨来了解一下,新质生产力如何给专业赋能。”对于“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专业”这个考生填报志愿的老问题,林万龙建议,行业头部高校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更稳妥的选择。

  15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香港圆满通过卫星在轨技术验收评审和地面系统最终技术验收评审,这标志着亚太6E通信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投入运营。

  今年4月16日,风云三号G星已在轨工作整整一年了。它先后捕捉到“玛娃”“泰利”等台风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在2023年以来的一些气象监测中精准监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的观测数据。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钻头,其实很不简单,它是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装备制造的发展历程。”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说,学校着力推动能源报国网络育人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叫响了能源报国网络育人品牌。

  当前,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发生意外并不可怕,如果运动场馆配备应有的急救设施,或能转危为安。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效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类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越来越常见。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着重大挑战。砖瓦的出现、钢材的使用、混凝土的兴起引领了土木工程的前三次飞跃,钱七虎院士表示,第四次飞跃则以土木工程建造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全面交叉融合创新为标志。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