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丨爱犬被烈犬咬死!上海女子自称精神出现问题索赔18万
时间:2024-12-26 19:24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记者从庭审中获悉,2023年9月15日8时49分许,王女士怀抱自家饲养的宠物比熊犬走在自家小区时,背后突然窜出一只黑色大型犬(以下简称“大狗”),猛地扑向王女士怀中的比熊犬,死死咬住比熊犬并将其拖到地上继续撕咬,导致比熊犬当场被咬死。王女士为护住自家宠物,手部也被大狗咬伤。

  现场监控视频可见,王女士在大狗扑来之后努力护住并拖住比熊犬,但最终没有拖住。在比熊犬被大狗拖走后,王女士在原地手足无措,急得直跺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狗继续撕咬比熊犬。

  经报警后查明,大狗系居住于同小区的被告宋女士所饲养的混血德国牧羊犬,具体犬种不明,德国牧羊犬属于上海市禁止饲养的烈性犬之一,无法办理狗证。

  此外,王女士称自己多次看到大狗独自在小区内流窜,没有人牵绳,没有戴嘴套,甚至没有人看管,可见被告没有对烈性犬采取拘束措施。

  2023年9月19日,王女士因爱犬离世悲伤过度导致精神出现问题,在家人陪同下至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经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需持续治疗。

  王女士认为,此事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工作、生活均造成损害。因此王女士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合计18万余元,其中包括医疗费8468元、犬只购买费2800元、犬只抚养费3000元、犬只死亡后火化费用2688元、误工费15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律师费 9000元;后续治疗费待实际产生费用后另行主张;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王女士共提供了三个视频,分别显示了2023年9月15日8时48分许,大狗从小区垃圾站旁道路上出现的场景;同日8时49分许,该案事发时场景;以及同日近8时50分,大狗再次回到小区垃圾站旁道路上的场景。

  王女士代理律师在庭审中表示,事发前王女士已饲养比熊犬约4年时间,与宠物有较深的感情。王女士原本担任银行大堂经理的职务,每天需要与很多客户进行沟通,因创伤后应激障碍无法再胜任本职工作。王女士单位负责人也对王女士说她不能适应本职工作。

  被告代理律师在庭审中表示,前述证据视频不足以体现事件的前因,即德牧和原告及其比熊犬之间如何相遇、如何发生争执。

  此外,证据视频均为事发当日同一时间段的视频,不能证明德牧平时在小区流窜的事实。被告平时将德牧圈养在自家院子中的铁笼里,并非放任其流窜散养。且原告怀中抱着比熊犬,没有佩戴牵引绳等安全措施,不符合本市的养犬规范,所以不能排除原告作为比熊犬管理人也存在一定的过错。

  被告代理律师还提出,原告在证据中没有提供养犬证,不能证明其犬主身份;原告在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就诊记录与原告主张的精神伤害的关联性存在不足,且不足以作为司法层面上医学诊断的依据。

  李鹏翔介绍,烈性犬致害类案件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司法解释第二十三条之规定。“烈性犬饲养人在烈性犬致害案件中需承担无过错责任,没有免责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载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法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三条载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主张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海法治声音是一个政法人发声集结号。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政法条线工作者、基层干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授。 从法治活动、大案要案,到市民关心的法治话题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法治声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