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周寨村蝎子养殖大户周建林的养殖公司,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蝎子喜潮怕干,最佳养殖温度为35℃至38℃。”对于蝎子养殖,周建林经验十足。
今年62岁的周建林养过兔子,喂过鸽子,还养过鹌鹑,后来开始养蝎子。他说:“搞养殖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养得好还得有销路。”
蝎子浑身是宝,属于名贵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随着蝎子的药用价值被进一步挖掘,蝎子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周建林看到商机后,便琢磨起蝎子养殖,并于2017年成立洛阳坤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起初技术有限,控制不好温度和湿度,蝎子有热死的,有冻死的,拿着借来的几万元,也不敢多进货。”周建林说,起初他仅购买半大的蝎子进行育肥,养20多天就出货,他经常待在养殖房里,一边观察蝎子,一边看书学习。
“除了自己摸索,我还经常外出学习,蝎子养殖技术学得七七八八。”周建林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工人就笑着说:“老周,别谦虚,你现在可是咱周寨村的‘蝎子王’。”
养蝎子多年,周建林“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母蝎子还有多少天生产都能看出来”。从育种、繁殖到育肥,周建林已经掌握了蝎子养殖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老哥,咋让蝎子繁殖快?”“蝎子育肥有啥诀窍?”每每遇到“取经”的人,周建林都倾囊相授。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和周建林等蝎子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周寨村养蝎子的人越来越多,涌现出一大批养殖能手,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不少药企直接到村里收购蝎子。大家抱团发展,周寨村的养蝎产业越发红火。
周建林说:“一开始都是卖活蝎子,遇上行情差的时候,蝎子卖不上好价钱,只能养着,有时候还掉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伙儿一合计,着手建冷库,同时研究蝎子烘干工艺,延长储存时间,根据市场行情择机销售,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
周寨村还建起了专业化养殖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26亩,拥有标准化蝎子养殖房1000多间,可同时容纳500多吨蝎子。
周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齐建东介绍,近年,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无偿为养殖户提供帮助,实行供种、技术支持、销售服务三统一。截至目前,该村蝎子养殖大户已有30多户,全村养殖户近百户,成品蝎年销售额近6亿元。(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郑占波 文/图)
(责任编辑:)关键词: